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创新 > 发展“新产业” 要有“新思维”

发展“新产业” 要有“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1-12-26来源:网络佚名字号:
 

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型国有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带动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助于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大型国有企业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在传统产业领域取得一系列成绩,在产业规模、管理模式、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在产业链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有着独特性。因此,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新思维和新观念。


  首先,需要全局化思维。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基于其资源现状,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包括在业务组合、技术路径、区域布局等方面。原因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软、硬环境有特定要求。此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要素集聚的过程,特别是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因此,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全盘规划、统一布局,不仅仅在全国范围布局,还要考虑全球范围的布局;不仅仅对业务组合进行布局,还要对产业要素进行合理布局。


  其次,需要创新研发模式。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研发体系,也成立了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以及“官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但大多都流于形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研发平台建设尤其重要。国有企业也做了一些尝试,如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了稀土氧化物的萃取分离技术、高强有机纤维特殊单体形成、纺丝及纤维后处理等技术。但是研发平台合作模式尚不健全,研发平台的规模等级还处在较低层次。目前,我国还缺乏国家级的大型研发平台,缺乏研发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缺乏“官产学研商”一体化的无缝衔接的平台合作模式,以及缺乏研发平台的商业运作模式。


  第三,需要强化配套能力。我国企业普遍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而忽略配套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规模化,对产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区域配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在某些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的多个环节上还存在短板,对外依存度较高,配套能力较弱。只有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强化核心部件的配套能力,才能真正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譬如,我国核电产业领域,涉及到各类风机、电机、发电机组、核电配件、监测监控设备等等,许多重要零部件尚需进口;在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领域,动力总成、变速箱、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也尚未形成产业化,缺乏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支撑。这严重降低了我国在相关产业的整体水平,阻碍了产业规模化发展,制约了我国装备高端化路线的实现。


  第四,需要有全产业链思维。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需要对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纵深整合。在进入门槛低的产业领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导致了产业链低端白热化;在进入门槛较高的领域,企业技术积累不足,导致产业高端空心化现象。只有通过产业链整合,加强在高端领域的投资,加快产业化进程,统一调配资源,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促使企业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以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逐步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以此强化企业资源控制能力,提升产业影响力,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我国企业正在LED产业链上加速整合,核心企业逐步实现了对LED原材料、设备、外延及芯片、封装、应用等主要环节的全产业链介入,并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向上下游延伸,已初步聚集,形成完整产业链全面发展模式。五矿和中铝等企业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已经显现。但在其他新兴产业及其子领域中,产业链整合依然任重道远。


  思路决定出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新思维、新策略和新方法。赛迪管理顾问认为,目前大型国有企业正面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政策窗口、研发窗口、国际环境等时间窗口稍纵即逝。只有抓住机遇,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才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绵阳企业网

 (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好乐商务网与高水蔬菜批发市场跨
  • 专家智慧支持 为好乐商务网发展
  • 好乐商务网与四川禅武养老服务有
  • 四川光友薯业--光友酸辣粉 新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