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东汉以前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佐证

东汉以前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佐证

发布时间:2019-06-16来源:绵阳企业网杨纯字号:
 

东汉以前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佐证
李德书
 
 
    大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治水英雄,是华夏立国之祖、儒学之祖和建学之祖,全世界华人对大禹莫不称颂。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疑古派的影响,使不少人对大禹其人、大禹治水及夏王朝产生了怀疑,逐渐把大禹及大禹治水都说成神话人物和神话传说。21世纪初,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及“夏商周年表”的公布,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禹会村遗址发掘成果的公布,当今学术界对大禹及大禹治水有了共识。但信者居多,疑者亦有。笔者通过对东汉以前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佐证的梳理,确证大禹实有其人,大禹治水确有其事,夏王朝的存在不容置疑。
一、禹会村遗址证实了“禹会诸侯于涂山”的真实性
    2013年12月22日下午,“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学术成果正式予以公布。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处于龙山文化晚期阶段的重要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经五年的规模性发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发掘和研究过程中,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给予了高度关注,多次到现场对遗迹现象进行考察和论证,对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先期已给遗址定性为“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祭祀台基全貌


图2  柱洞位于西侧


图3  方土台,板筑而成,原来高度不详,现长宽均1米

    本次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大学以及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的相关专家60余人,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多学科研究,大家对禹会村遗址的遗迹现象、文化特征,并结合文献记载和对涂山地望的考证,得出以下共识。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成果是自《左传》和司马迁以来两千多年考证、研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涂山”地望的最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其学术上的说服力是五种“涂山”说中最充分的。禹会村遗址与文献记载的“禹会诸侯”事件密切相关,遗址中所展现的经过精心设计营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而别致的T形坛和以祭祀为主的器物组合以及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大体再现了当时来自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曾在此为实施某项重要任务而举行过大型聚会和祭祀活动,由此烘托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
    此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的实施给该地区提供了发掘和研究的空间,通过禹会村遗址所展示的考古成果,在学术上确立了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中游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并对黄淮、江淮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禹会村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为研究该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考古学证据。因此,禹会村遗址发现的重要现象为国家形成的探索起到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西周青铜器“遂公盨”有大禹治水的记载
    2002年,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与大禹有关的国宝文物青铜器“遂公盨”(如图4所示)。现在,把这段铭文(经李学勤先生标点断句)用现行字抄给大家:

图  4
 
    “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迺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迺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阙贵唯德。民好明德,顾在天下。用阙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天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釐用考,审复用祓禄,永御于氓。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
    余世诚先生将这段铭文译成今文,其大意为:上天命大禹布治下土,随山刊木,疏浚河川,以平定水患。随之各地以水土条件为据交纳贡赋,百姓安居 乐业。大禹恩德于民,百姓爱他如同父母。而今上天生我为王,我的子臣们都要像大禹那样,有德于民,并使之愈加完善。对父母要孝敬,兄弟间要和睦,祭祀要隆重,夫妻要和谐。这样天必赐以寿,神必降以福禄,国家长治久安。作为遂国的国公,我号召:大家都要按德行事,切不可轻慢!
    “遂公盨”这篇铭文,一反其他青铜器铭文的老套,以大禹功德为范例,写出君臣要为政以德、民众要以德行事的一篇有论有据、有头有尾的政论文章。这不能不让今人折服和震惊!更让人震惊的是,铭文中的观点乃言词竟和七百年后的《尚书》《诗经》等古典文献相一致!
    经孔子编序的《尚书》“禹贡”篇开头即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意即。大禹布治大地,沿大山砍木为记,确定各州名山大河。孔夫子为该篇做序时,也使用了“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的词句,说大禹沿山砍木为记,疏通江河,划分九州,依据土地条件规定贡赋。    《尚书》的“益稷”篇更是记述了大禹治水的具体情况,文中再次出现了“随山刊木”字句。关于“德政”,《尚书》“大禹谟”篇中记载了禹本人的高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意思是,君主的美德在于搞好政事,政事的根本在于养护百姓。修水利、存火种、炼金属、伐木材、开土地、种五谷,还有抓教育、厚民生、促和谐,这九件事要常常讲。
三、战国楚简《容成氏》中有大禹九州治水的记载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楚简《容成氏》(如图5所示)中,不但有九州治水的记载,而且州名不同于其他传世文献。兹用通行字引简文如下:


图  5
    禹亲执耒耜,以陂明都之泽,决九河之阻,于是乎夹州、涂州始可处。禹通淮与沂,东注之海,于是乎竞州、莒州始可处也。禹乃通蒌与易,东注之海,于是乎蓏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于是乎荆州、阳州始可处也。禹乃通伊、洛并湹、涧,东注之河,于是乎叙州始可处也。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于是乎虘州始可处也。
    杜勇先生著文指出:简文中的夹州为《禹贡》所无,然《禹贡》兖州有“九河”,知九河所在的夹州当即《禹贡》的兖州。明都,古泽名,《禹贡》作“孟猪”。叙在豫州,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北,与徐州邻近。而《容成氏》另有叙(豫)州,则明都所在的涂州,当属《禹贡》徐州的一部分。竞州、莒州的淮、沂二水,《禹贡》叙在徐州,则竞州、莒州亦当在《禹贡》徐州境内。《职方氏》青州有沂山,而莒地又近沂水,或莒州略当《禹贡》的青州。蓏州亦为《禹贡》所无,所属蒌(溇)水与嘑沱相连。《山海经·北次三经》云:“嘑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又《史记·苏秦列传》说:“(燕)南有嘑沱、易水。”则蒌水、易水所在蓏州当在《禹贡》冀州境内。叙州所在的伊、洛、湹、涧,《禹贡》属豫州。叙与豫通,《尔雅·释言》:“豫,序也。”则叙州即《禹贡》豫州。荆州、阳(扬)州与《禹贡》同名,州域亦略相当。虘州有泾、渭二水,相当于《禹贡》的雍州。可见《容成氏》九州说,虽然州名与《禹贡》多有不同,但其州域合起来仍不出《禹贡》九州(除梁州外)之范围。
    此简文中没有提到梁州,那就是《容成氏》特别是九州章,很可能是春秋时期的文本,而《禹贡》九州中有梁州则是战国时期的文本。
四、东汉武梁祠画像石有关大禹治水的记载
    武梁祠石刻画像(如图6、图7所示)在今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武梁祠建于东汉桓灵二帝时期,是一位举孝廉而不愿做官的文人武梁所建。将汉代人认同的上古帝王画像刻石并题以文字简介,以期流传后世。武梁祠画像石中的历代帝王像及文字题记,在北宋之前一直不为官方和学界关注,直到宋代文学家、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欧阳修发现后才引起重视。欧阳修将画像石中的华胥氏、伏羲、女娲、少昊、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启历代帝王像的文字题记收入《金石录》中,传承后世,其中大禹石刻画像题记为:“夏禹长于地理,脉泉知阴,随时设防,退为肉刑”尤为珍贵。这些石刻帝王像成为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上古帝王画像,而今更是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国家的经费支持而修复。陕西黄帝陵享殿中的黄帝像即是依据武梁祠中的黄帝像复制的。现行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大禹像即是依据武梁祠中的大禹像复制的。

 

图6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石刻古代帝王像

 
图7  武梁祠东汉石刻夏禹像拓片及复原图

五、东汉《景云碑》关大禹治水的记载
    三峡考古中发现的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如图8所示),于2003年3月在云阳县旧县坪发掘出土,现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05年5月《中国书法》杂志公布了此碑初拓照片及丛文俊先生考述。2006年4月《四川文物》第1期发表了四川师范大学魏启鹏先生的研究文章《读三峡新出东汉景云碑》。该碑碑文为阴刻隶书,共13行,每行约30字,全文共367字。碑成于隶书成熟和鼎盛的东汉后期,不仅是近百年来巴蜀出土汉碑中罕见的精品,而且为巴蜀古史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新证。
 
图  8

根据魏启鹏先生的断句标点,现将碑文抄录于下:
    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己亥卒。君帝高阳之苗裔,封兹楚熊,氏以国别。高祖龙兴,娄敬画计,迁诸关东豪族英杰,都于咸阳,攘竟(境)蕃蘅(卫)。大业既定,镇安海内。
先人伯沇(杼),匪字慷慨,术禹石纽、汶川之会。帷屋甲怅(帐),龟车留遰,家于梓湩(潼),九族布列,裳絻相龙,名右冠盖。
    君其始仕,天资明括。典牧二城,朱紫有别。强不凌弱,威不猛害。政化如神,蒸民乃厉。州郡竝(并)表,当享苻(符)艾。大命颠覆,中年殂殁。如丧考妣,三载泣怛。退勿八音,百姓流泪。魂灵既载,农夫则(恻)结。行路抚涕,织妇喑咽。吏民怀慕,户有祠祭。烟火相望,四时不绝。深野旷泽,哀声忉切。追歌遗风,叹绩亿世。刻石记号,永永不灭。呜呼哀哉!
    赞曰:皇灵炳壁,郢令名矣。作民父母,化洽平矣。百工维时,品流刑矣。善劝恶惧,物咸宁矣。三考绌来力,陟幽明矣。振华处实,畼遐声矣。重曰:皇灵禀气,卓有纯兮。惟汶降神,梃斯君兮。未升卿尹,中失年兮。流名后载,久而荣兮。勒铭金石,表积勋兮。冀勉来嗣,示后昆兮!
    熹平二年仲春上旬,朐忍令梓湩(潼)雍讳陟字伯宁,为景君刊斯铭兮。
根据魏启鹏先生的解读论考,该碑的大意如下:
    第一段说的是,东汉巴郡朐忍(今重庆市云阳县)令,为广汉郡(治地梓潼)人景云(字叔于),于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季夏卒。楚之景氏乃以地为氏,景氏与熊、屈、昭虽同为高阳之苗裔,然分支已在鲧禹一脉,“祖颛顼而宗禹”,应是禹之后裔,当属女以姓。
    第二段说的是,景氏的先祖伯沇(读为伯杼或予),他的志向慷慨。遵循大禹在石纽、汶川召集宗族各支盟誓和盟会之训。(在夏代历史上从太康到夏桀,只有伯杼一人被后世公认是遵循大禹治国之道的君主,受到尊重和祭祀)伯杼在少康中兴后,为遵循“禹石纽、汶川之会的遗训,曾甲帐龟车,前往蜀中巡狩,瞻仰祭奠祖宗出生地。此时,包括景氏祖辈在内的鲧禹后人,九族迁徙,“家于梓潼”。九族子孙全套礼服,世代隆重祭祀先祖,让伯禹、伯杼的英名保佑夏后氏族裔绵延宏大,世为官宦。
    第三段是说,景云为朐忍县令,政声显赫,百姓拥戴,贤才尚未大展却中年早逝,未能晋升到二千石官阶。
    第四段是说,先祖的光辉照耀景云成名,景云美好的声誉,盛传四方。不愧有汶山郡所降神禹的遗风。
    第五段是说,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仲春上旬,朐忍(今云阳)县令梓潼人雍陟(字伯宁),为景云立碑刊铭。此时,梓潼为广汉郡属县(郡治已迁离),同为老乡,所以雍陟要为景云树碑立传,彰显声名。

东汉景云碑为我们今天研究巴蜀古史提供了以下新证。
    其一,提供了古蜀国与中原夏王朝紧密联系的新证。传世典籍中除了夏桀伐岷山而娶琬、琰二女(传为妹喜,即最早的雅女)之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大禹率族人向东发展之后,禹乡旧地如何,景云碑记述了禹后七世王、少康之子伯杼,在少康中兴后,曾按照夏王的礼制,带着悬有龟蛇之旗的车骑仪仗队伍,巡狩回蜀的史实。
    其二,提供了大禹在石纽、汶川两地召集宗族各支举行盟誓和盟会的新证。碑文记述的石纽、汶川两个地名,东汉时均不是县名,而是小地名,分属汶山郡广柔县和绵虒县。西汉扬雄《蜀王本记》、三国蜀汉谯周《蜀本记》、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均无汶川县之称谓,却均有禹生石纽的记载。今北川县禹里乡石纽山“因有两块巨石,石尖纽为一曰石纽”。“石纽”二字为阳刻汉篆,传为扬雄所题。此外,今汶川县、茂县、理县也有石纽山及题刻,盖因汉时同属汶山郡广柔县。但这三县的石纽山均无《四川通志》所载“因有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的奇观,其“石纽山”题刻均为楷书或行书,且年代较近。今北川县禹里乡石纽山下的白草河与青片河汇合处尚有大禹治水告别家乡父老举行治水盟誓的誓水柱遗址及石刻拓片。誓水柱有禹书虫篆体十二字,宋《淳化阁帖》释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其义深奥难懂,当为大禹治水出发时的誓言。另外,大禹“岷山导江”时,在汶川召集宗族各支亦举行过盟会。因此,景云碑才有“术禹石纽、汶川之会”的记述。
    其三,提供了北川县禹里乡禹穴沟内“一线天”绝壁上虫篆体石刻“禹穴”二字来源的新证。《四川通志》说是“为大禹所书”,现在根据景云碑的记述是可以相信的。也不排除为禹后七世王伯杼巡狩回蜀拜访大禹出生地禹穴沟时所书。
    其四,提供了今北川县坝底乡、梓潼县、三台县景福乡等地景氏家族均来源于伯杼宗族的新证。《蜀典·禹伐尼陈山梓》记载:“蜀记:夏禹欲造独木舟,知梓潼县尼陈山有梓,径一丈二寸,令匠者伐之。树神为童子,不服,禹责而伐之。”伯杼令九族迁徙,“家于梓潼”,正是为了继承大禹治水兴国为民的遗志。
    其五,提供了古蜀国通往夏王朝交通要道的新证。《尚书·禹贡》记载:“华阳黑水帷梁州。岷蟠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现代考古发掘证明,从宝鸡北首岭、广元营盘梁、绵阳边堆山到广汉三星堆,早在5000多年前,即已形成从中原到蜀中的入蜀之道。夏代蜀中的贡品正是从广汉三星堆经绵阳边堆山、广元营盘梁,经沔水上溯,翻过秦岭,入渭水,转黄河,运往夏都。而禹后七世王伯杼在距今3800多年前,正是经现在的宝鸡、广元、梓潼、绵阳到北川禹里朝拜禹生圣地。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特聘理事、禹羌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顾问,四川省嫘祖蜀锦研究中心顾问)
 

绵阳企业网

 (编辑:浪子)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东汉以前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佐证
  • 禹生石纽在何处,历史地图有标注
  • 刘氏宗亲在绵阳祭祀祖先刘备
  • 蜀道话三国学术讲座在绵阳举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