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宏观经济 > 美丽中国10年需投入10万亿 企业哭穷全民买单

美丽中国10年需投入10万亿 企业哭穷全民买单

发布时间:2013-04-01来源:经济参考报梁嘉琳 王璐 王攀字号: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大环保投入。专家最新研究表明,要想实现“美丽中国”,环保方面的投资至少要提高到GDP占比的3%,未来10年大概需要10万亿元。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更重要的是要拉动社会的投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必须承担减排责任。

  作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电力、石化央企负责人则纷纷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行业减排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还需提供价格调整、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

  “美丽中国”需10万亿环保投入保证

  在PM2.5和灰霾成为今年两会“热词”的同时,其间披露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预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998.43亿元,增长23.1%。比对《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据初步核算,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也就是说,单就财政而言,2012年的节能环保投入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0.38%。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07年开始,我国环保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注重环保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还偏低。2007年至2011年间,我国环保财政支出的GDP占比最高达到0.61%,仅接近美国1990年的水平。

  “这意味着,不仅是政府,企业、居民等社会各方都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对此表示,尽管过去几年我国环保投入逐年增加,但占比始终在2%以内。从全球经验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保持较好环境质量的话,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不能少于2%。

  文一波解释说,一方面,中国的工业结构中,重化工占比较大,产生的污染物较多,治理污染要投入更多的钱;另一方面,政府的环境欠账也较多,整体环境质量较差,即使每年投入占比达到2%,环境质量也不可能快速改善。

  “中国过去10年的环保投入大致在3万亿到3.5万亿之间。”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要想实现“美丽中国”,环保方面的投资至少要提高到3%。据测算,按照经济增长率和环保程度,未来10年环保投入大概需要10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2万亿元,平均每年2000亿元。

  石化电力央企减排“要政策”

  对于未来10年10万亿元的环保投资,王毅认为,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更重要的是要拉动社会的投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必须承担减排责任,需要法律约束。

  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厂副厂长严红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该厂是中国大陆最大、世界第二的醋酸乙烯生产企业。“十一五”期间,该厂环保投入达到1.92亿元左右,2011、2012年又加大投入至3.336亿元,“十二五”期间可能还要再投资3个亿用于环境保护。

  “这肯定会对企业成本带来影响。”严红说,环保成本大方向上是增加了,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划算的,比如该厂每年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排污费,其中60%是氮氧化物,如果投入2.3亿元治好了氮氧化物,不仅少交或不交排污费,同时还可以得到政府的奖励。这样算就划算了。

  “如果把目前国内成品油全部升级为欧V标准的清洁度……城市空气中的PM2.5至少减少4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刘沧龙等2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提高我国汽柴油质量标准”中称,石化行业如若长期不肯增设足够的脱硫设备,在全国范围内满足国Ⅲ和国Ⅳ标准汽、柴油的质量标准,时间将会拖得更久。

  2010年,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在《中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评估》报告中指出,根据亚洲开发银行进行的一项研究,对典型中国炼厂来说,将柴油硫含量从350ppm(相当于国三标准)降低至10ppm(相当于京五标准),成本增加额为0.11人民币/升。

  上述提案对此建议,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或者借鉴北京油品升级机制的经验,政府提供补贴,消费者承担部分价格上涨,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成本。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余夕志则呼吁,尽快出台成品油优质优价或优质减税政策。建议国家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四省市执行优质优价政策的基础上,对于质量高于国家统一标准的,实行减免消费税政策,以减轻炼油企业在质量升级上的成本压力。

  除了石化行业,火电行业也被视为“传统排放大户”尤其是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源。河北省工商联常委石克荣告诉记者,一个中等电厂每年烧大约330万吨标准煤,排出六七万吨二氧化硫。而一辆排量2.0L的小汽车跑100公里,只排出2.9克二氧化硫。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陆启洲则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国是个产煤和用煤大国,51%的煤炭用于发电,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个大问题。

  “火电排放标准要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欧盟标准,在技术上是完全做得到的,关键是在经济上怎么适应它。要把环保成本纳入能源价格体系中去。”陆启洲表示,“脱硫、脱硝、PM2.5减排加起来,1度(即千瓦时)电没有3分钱是做不到的。”

  专家称涨价应避免“全民买单”

  今年春节前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会议指出,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则告诉记者,政府在产业绿色转型中,应当通过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环境税费、资源税等经济激励机制,实现“两个内部化”,一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外部效益的内部化,二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然而,多位专家反映,由于能源价格并未完全市场化,电力、石化行业环保成本的价格传导并非一帆风顺,油价、电价容易面临“逢涨必反”;水、电价格调整的听证会的“逢听必涨”也饱受诟病。

  “电价、油价需要合理的价格核定机制,不能把治理污染的成本全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环保部副部长周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

  周建说,无论是应对灰霾天气还是全球变暖,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还是挺大的。未来虽然每度电、每升油的价格上涨了,企业、居民可以通过节约能源来减少生活成本。“不要随便用‘推高物价,导致通胀’的说法,绑架资源环境的价格改革。”他强调。

  除了价格政策,王毅提醒说,环保投入的成本分担有好多办法,比如投资政策、补贴政策、税收政策。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大气部主任助理雷宇则认为,电力行业面临“市场煤、计划电”的政策性亏损困境,而“两桶油”位居中国500强的利润额前列,“油企哭穷是没有道理的,油品质量升级的成本,也不像石化行业说的那么高”。

  “无论是政府补贴还是税收减免,最终还是要摊到广大纳税人的头上,这种‘全民买单’的做法,未来是要尽量避免的。”雷宇对此建议,对于石化行业,油品升级成本可以部分传导到车主,因为车主也要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对于火电行业,由于大部分用电量来自工商企业,加大企业成本比加大居民个人成本更易于操作。

  记者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获悉,“中国实现‘十二五’环境目标机制与政策”课题组已向中国政府建议,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逐步建立环境全成本价格机制。据环保部介绍,国合会曾向中国政府领导层与各级决策者提供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的政策建议。
 
      700亿地热待开发 美丽中国风再来袭

  新年伊始,A股市场屡刮“美丽中国风”,各种环保概念题材都遭遇过一番热炒;昨日,一则有关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在京启动的消息,大概率将令“美丽中国风”再度走向台前。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地热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以上,预计相关地热概念股盾安环境、烟台冰轮及艾迪西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金青睐,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地热资源开发

  环保又一途径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中国工程院的咨询研究项目——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在京启动,预计有关地热的开发研究将不断深化。

  据悉,该项目立足于60多年来我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相关成果,针对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并提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以及今后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建议。某种程度而言,这将为建设美丽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此次启动会上,与会的院士专家肯定了该项目总体设置,认为应当大力推动我国的地热开发利用工作,并建议运用地质力学,结合油气、矿产、水文勘探等开展研究。该项目共包括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研究、我国各类地热资源远景分析及开发利用集约化技术研究、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等四大课题。

  无可否认的是,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量大、节能环保、稳定连续、利用率高等优势。我国是以中低温为主的地热资源大国,全国地热资源潜力接近全球的8%,但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地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足0.5%。分析人士指出,石油行业在地热资源的开发上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废弃井经过改造后就能成为地热井,且配套的基础设施、钻探技术比较完善,开发成本优势明显,潜在效益巨大。同时,推进油田污水余热利用,还具有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

  地热开发规模可达700亿

  另有报道称,科技部此前曾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左右,届时整个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总市场规模至少在700亿元左右。

  为了加快地热能利用技术的推广转化,并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11年4月-2012年3月,科技部会同重庆市科委共同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地热能利用技术及应用情况的调研工作,编制完成了《中国地热能利用技术及应用》宣传手册。

  科技部在宣传手册中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浅层低温能可利用量巨大。而“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非化石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将占15%以上。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快速进步,地热能利用在中国未来能源利用中必将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据介绍,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地下水、海水、河水和湖水等)或地下土壤热源的低品位热源,通过热泵、制冷循环,制取冷量供夏天空调使用、制取热量供冬天取暖使用。

  业内人士表示,地源热泵制热要比常规的电制热或燃油、燃气制热更经济,通常制取相同的热量,地源热泵的耗电量只有电热耗电量的1/4到1/5。因此,地源热泵市场广阔。而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相当于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形象的来说,中国的地热资源相当于860万亿吨煤,可供全国消耗使用约26万年。

  事实上,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开启了地热开发的试点工作。天津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试点调查成果已经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天津编制完成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划定了开发适宜区,圈定了适宜不同开发方式(地下水、地埋管)的地段,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确立了天津文化广场、中新生态城动漫园等10个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地热概念股或引资金关注

  鉴于天津已率先启动了地热利用的试点工作,预计未来地热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将逐步铺开,因而涉足地热概念的相关上市公司盾安环境、烟台冰轮及艾迪西值得投资者适当关注。

  盾安环境2011年2月出资11160万元(占62%)设立了盾安天津节能系统公司,该项目是立足天津、以污水源热泵技术为核心,以城市原生污水源、工业废水和余热等为主要热源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系统工程,建设总供热制冷面积500万㎡。该项目总投资5.4亿元,建设期为三年,正常年度销售收入1.43亿元,利润总额8370万元。未来,公司将利用天津的影响力,把盾安节能打造成公司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管理和示范基地。

  烟台冰轮与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了烟台现代冰轮重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280万美元,公司占比45%),主要从事用于热电联产用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用余热锅炉(HRSG)的生产销售,该锅炉是一种高效洁净燃烧锅炉,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热电联产机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良好。

  艾迪西的子公司班尼戈舒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占比50%)以智能家居及环保节能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作为主要方向,同时将着力开发并提供多种冷暖控制和新风系统,即“恒温、恒湿、恒氧”的“三恒”系统。与传统的供暖、空调系统相比,“三恒”系统是“热泵空调系统采暖/制冷+毛细辐射管网媒介+新风系统换气”的新型环保节能控制系统,公司在致力于科技住宅舒适节能系统产品的研发与品牌战略推广中,涉足了地表层地源热泵的应用,但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并未投放市场。未来,随着经济增长,建筑能耗将继续快速增长,公司的“三恒”系统将大幅受益。(中国证券报)

 

绵阳企业网

 (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智慧城市与总部经济规划发展的政
  • 苗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杨学宁带队调研智能终端产业园
  • 高新区组织“乡村振兴”考察团赴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