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应对血荒 卫生部力荐“自体输血”

应对血荒 卫生部力荐“自体输血”

发布时间:2012-01-13来源:新京报alice37717字号:
 

“自体输血”,是指在病人手术前对其血液进行收集,在病人需要用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面对血荒频现的难题,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应当设立输血科,“需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开展和推广自体输血。”该办法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2年2月13日。


  目前中国临床用血主要来自于居民自愿无偿献血,但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自体输血”被认为是缓解血荒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据悉,一个医院平均2/3的输血发生在手术中。所谓“自体输血”,是指在病人手术前对其血液进行收集,在病人需要用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自体血回输分为术前储存自体血、术中回收血液以及术后回收引流的血液三个过程。比起异体输血,自体输血具有安全性高,不会引发溶血反应及免疫反应,能有效避免艾滋病、乙肝等疾病交叉感染等优点。


  自体输血对于缓解血荒的作用更是十分明显。协和医院2011年第三届“合理用血周”的数据显示,协和医院2011年与2010年、2009年相比,在手术量分别增加4.5%、10.08%的情况下,红细胞使用量分别下降15.49%和21.05%。


  事实上,卫生部早在1999年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即已提倡“ 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但迄今为止,中国开展自体输血的比例仍然偏低。


  黄宇光表示,其原因包括宣传不够,以及自体输血费用较高等。自体输血过程中,患者需要缴纳耗材费,该项目费用在1000元左右。黄宇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以后政策有了调整,节约用血项目相关的医疗费用,包括耗材费用也纳入医保,患者就会更加的满意。”此外,黄宇光还指出,并非所有病人都能采用自体输血。患有脓肿、手术部位有感染、肿瘤患者等不能采用自体输血。

 

绵阳企业网

 (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李德书做客“开
  • 首届海峡两岸禹羌文化研讨会在北
  • 大禹故里 活力羌城投资推荐会暨
  • 首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