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循环经济 > 中石油如愿涉足阿富汗采油

中石油如愿涉足阿富汗采油

发布时间:2011-12-30来源:网络佚名字号:
 

10年前,美国推翻了本·拉丹统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10年后,中石油“夺得”阿富汗政府数十年来签订的首个大型石油开采协议。


  11月28日,阿富汗矿业部长瓦西杜拉·沙赫拉尼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石油协议。


  根据该协议,中石油将与阿富汗瓦坦集团(Watan Group)组建合资公司,联合开采位于阿姆河盆地(Amu Darya)附近的三处油田。阿富汗将分得项目70%的净利润,中石油将支付15%的油田使用费和20%的商业税。


  阿富汗方面预计,上述油田石油储量估计约为8700万桶,如果按照每桶100美元的价格计算,未来25年阿富汗将从中获得约70亿美元收益。


  据英国报道,阿富汗矿产部估算该油田区石油储量8000多万桶,而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在阿姆河盆地还蕴含额外8000万桶石油储量。


  8000万桶预计储油量只是相当于渤海油气储量的千分之六到千分之七,换言之,对于中石油而言,石油储量的吸引力很小。阿富汗的原油质量也不算高。中国按照密度将原油分为轻质油、中质油I、中质油II和重质油,但上述阿富汗油田区属于中质油I至重质油,质量较为逊色。


  尽管如此,此番竞标过程中,中石油仍竭力击败了澳大利亚、英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的能源巨头。英国分析,此次中标使得中石油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赢得更大的项目。


  自2007年阿富汗政府决定向海外投资者开放矿产开采权后,不少国际公司开始注意这块经历了数十年战乱的国家。尽管勘探不足,但外界普遍认为该国矿产资源丰富。美国地质调查局曾在2006年的报告中称,阿富汗大约拥有16亿桶原油储量,16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资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建此前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中国企业涉足阿富汗的矿产开采有利于周边稳定,“这更像是一盘棋,矿产资源只是一方面。”李伟建以此前中国企业在苏丹、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投资为例称,起初中国企业都是只开采资源,但之后逐步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有利于中国企业未来打开局面。


  新华海外财经昨日报道,中石油已同意建立一座炼油厂,预计项目投资约4亿美元,为当地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如果未来开采发现更多石油储量,将会进一步追加投资。


  中石油在阿富汗的最新斩获,也是中阿签署的第二大合作协议。此前的2008年,中国冶金科工联手江西铜业,赢得了34亿美元的阿富汗世界级矿床艾娜克铜矿开采权。


  美国《赫芬顿邮报》此前曾称,中国在阿富汗周边的多个国家拥有的能源资产的安全性,以及连接中国的输送管道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阿富汗的形势。中亚天然气管道以及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气源来自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气田。

 

绵阳企业网

 (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好乐商务网  社科专家支招  助推
  • 创新联合整合聚合优势资源 形成
  • 挖掘丝绸之路文化资源 优势转化
  • 好乐商务网与华胜设计集团签订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